还是有点眼瞎!没看到一只未来的明珠型机器人公司——申昊科技
2024年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由申昊科技主导制定的《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巡检机器人安全要求领域的标准空白。该标准覆盖了风险评估、安全要求、验证与确认等关键方面,适用于多个行业的巡检机器人设计、生产、检验、使用和维护等。”
“浙商杂志”在去年1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写到:申昊科技在杭州打造了一个“智能机器人王国”。文中写道:
2002年,陈如申带领一帮浙大毕业的朋友创立了申昊科技,那一年他28岁。22年后,50岁的陈如申和他的团队,已经在杭州构建了一个规模庞大、品类丰富的“智能机器人王国”,开发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电力监测和控制设备,逐步形成“海陆空隧”的产品布局。
公司线月份,申昊科技创始人曾公开表示:“我们是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这么多年积累了600多项专利,并建有浙江省重点院士专家工作站、智能运维机器人重点实验室。去年,我们还做了7台机器人为杭州亚运会提供服务。”
“通过多年研发投入和创新实践,公司构建形成包括机器人运动控制、机械臂柔顺控制、定位导航、多传感器融合、大数据分析等核心技术体系”
“公司的电子皮肤传感器是柔性传感器的一种,公司将其运用至公司操作类机器人,以避免操作机器人在操作执行过程中对于人或设备的碰撞,保护作业安全。目前该电子皮肤传感器尚处于小批量试用阶段”
投资者提问:公司很多机器人都通过多层神经元网络把物体分辨出来,请问公司机器狗是否采用这种原理?
申昊科技: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采用自研图像算法、导航算法实现对机器狗本体控制、图像识别。这些算法中利用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
机器人创企Figure Al创始人Brett Adcock曾宣布,2月21日,Figure将揭晓“公司历史上最重要的AI更新”。据Adcock介绍,在不到30天之内,Figure机器人就实现了完全依赖单个神经网络来完成端到端工作。
“凭借多年的技术沉淀,申昊科技子公司申昊电算作为AI基础设施与大模型服务领域内的技术探索者,经深度研发与充分集成验证,推出DeepSeek大模型一体机方案,旨在全方位助力公司实现DeepSeek模型的高效部署,充分满足多种规模、不一样的行业企业的多元业务需求。”
申昊科技近日公告了一项在低空无人机领域中的重大突破,证券时报网2月24日以《A股公司称发明了“连飞带爬”的机器人!长啥样?》为题进行了报道:
“申请实施例针对现存技术的不足,有效解决了无人机悬停定位困难、易受外因干扰、爬壁机器人受使用壁面材料及粗糙度影响较大的问题,使其可实现无人机巡检、贴壁巡检、无损探伤等功能。”申昊科技表示。
据称,对比现存技术,上述发明使得无人机在空中可靠壁悬停,沿壁巡检,稳定性和精度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受墙壁条件约束大大减小,“尺寸允许的情况下,机器人可爬任意角度或弧度的墙,甚至可沿天花板巡检。”
有投资者向申昊科技提问,公司的四足机器狗除了在公安有应用示范,有没有在变电站等其他场景应用示范,多谢董秘。
公司回答表示,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四足机器人目前已在变电站、管廊隧道、园区、工厂、安防等场景开展相关巡检试点应用,创新探索巡检巡逻新模式。
申昊科技2月24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的人形机器人“小昊”采用轮式底盘搭配人形上身的复合型设计,具有讲解引导、舞蹈表演、互动娱乐的功能。公司一直关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新趋势,并利用公司多年深耕机器人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对行业的理解正在探索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开发。
申昊科技上市后大幅扩张研发费用,研发费用率已从2020年的11.46%提升至2023年的33.74%!
愿意舍弃短期利益而如此重金投入研发,足以显现出申昊科技非凡的雄心、远见和定力。
“公司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和骨干员工,大部分都持有本公司的股份”,核心小组成员与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寒武纪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85亿,归母纯利润是-7.24亿,而截至2025年2月25日收盘,寒武纪市值为3299亿元。
寒武纪之所以不到2亿营收,而被市场给出了3299亿市值,是因为手握核心技术。